佳禾众信

最美中国
十大名山
五大湖
七大丹霞
五大沙漠
十大峡谷
六大洞穴
五大城区
八大海岸
五大峰林
六大瀑布
六大冰川
十大森林
十大海岛
六大沼泽
六大古镇
六大草原
三大草场
非遗文化
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5月24日,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申报的苗族古歌(簪汪传)经国务院...
布洛陀,中国广西百色敢壮山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古老的传说中,布洛陀是壮民族开天辟地、无所不能的创世始祖。据壮族创世经诗《布洛陀》记述,布洛陀是壮族的“祖公”,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文化是壮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涵包括壮语、麽教、稻作文化、壮族干栏、壮族传统服饰、壮族民间祭祀、壮族传统婚俗、壮族民间故事、壮族山歌、壮族铜鼓、壮锦、壮族传统节日等...
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省梁河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遮帕麻和遮咪麻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创造人类,补天治水、智斗邪魔腊訇和重整天地的故事。史诗情节生动感人,性格鲜明,语言朴素清新。


2006年5月20日,遮帕麻和遮咪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Ⅰ-3。


历史渊源


《遮帕麻和遮咪麻》产生于阿昌族早期...
牡帕密帕,是云南省思茅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波阔嘎阔”演唱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是拉祜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部长篇诗体神话,是拉祜族民族民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


2006年5月20日,牡帕密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部神话...
刻道,贵州省施秉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刻道”即“刻木”,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飞云大峡谷的一个山坡洼地里。“刻道”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惟一保留的刻木记事符号。它是迄今为止苗族最早的记事实物和该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


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
   白蛇传传说,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蛇传传说是白蛇白娘子的故事,白蛇传又名白娘子传奇、雷峰塔传奇等,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白娘子(白素贞),携青蛇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宣)相遇相恋结姻,复遭和尚法海横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白蛇传传说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既反映了人们对婚姻自由和爱...
     孟姜女的故事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春秋左氏传》 《礼记·檀弓》《孟子》以及汉代《说苑》《列女传》等都有一些片断记载。

     故事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编写,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女原型杞梁妻,一个是范喜良的原型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
     2006年,孟姜...
董永传说,是中国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
西施传说,浙江省地方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关于她的传说西施传说诞生于春秋末期,之后不断丰富。西施传说是以吴国和越国的战争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的传奇经历为主干,以各种各样的传说类别为枝叶,从不同角度歌颂了西施的美丽、善良和“为国甘献身”的奉献精神。


2006年5月20日,西施传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
 梁祝传说,流行于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白蛇传传说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