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众信

文章列表
     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定名为庐...
     楚剧,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是湖南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南...
     荆州花鼓戏,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俗称“花鼓子”,曾称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

荆州花鼓戏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清道光年间,大体经历了尚未形成“剧”的“田园时期”、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文革十年的“消...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地方传统戏剧,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许多人认为其发源于江苏省北部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泗州戏唱腔念白有北方戏曲的激昂慷慨、南方戏曲的温柔舒缓;有难度极大的花腔和花舌及民间琴书...
     商洛花鼓,陕西省商洛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商洛花鼓民间又称花鼓子、地蹦子,盛行于陕西省商洛市7县(区),尤以商州、丹风、镇安和柞水最为普遍。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后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最终形成商洛花鼓。商洛花鼓传统的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音乐曲调流畅优美,历史...
     歌仔戏,闽南地区一般称为芗剧,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锦歌)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柳琴戏是山东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清末产生于山东省临沂、枣庄一带,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


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谓之“拉魂...
     采茶戏,是流行于我国南方赣、粤、鄂、皖、闽、湘等省的本土腔剧种,现存近30种。各路采茶戏的音乐各具特色,又存在着一定共性,传播于以江西为轴心,粤东北、鄂东南、闽西、皖南、湘东连成一片的“采茶文化区”。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

封开采茶戏是在民间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小戏,用封开当地方言演唱,其形成过程中广泛吸收、借鉴粤剧与当地民歌等元素...
     五音戏,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


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6。
...
     茂腔,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
     河南曲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河南曲子戏、高台曲等。起源于河南汝州,分大调曲和小调曲,小调曲优雅婉转,轻快。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的河南曲剧,发展为戏曲剧种。由于曲调易学,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传播极快。2006年10月,河南曲剧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河南曲剧参与其中。简介剧种河...
     曲子戏,甘肃省敦煌市、白银市、华亭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曲子戏是源于明清时期的传统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曲子戏具有元杂剧的风格特点,唱腔属联腔体。


2006年5月20日,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秧歌戏是在中国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及内蒙古、山东等地。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中国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时演唱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逐步形成戏曲形式。清代中叶,梆子腔剧种兴盛以后,山西、河北、陕西的秧歌戏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当地梆子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出,向地...
     道情是汉族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渔鼓、筒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太康道情、洪洞道情、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历史沿革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
     哈哈腔又被称为柳子调、喝喝腔,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地方剧种,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演变面形成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山东省德州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考察资料,远在明代,哈哈腔已在鲁西北各县和河北沧州地区各县流行,延至清乾隆期间,又进一步流传到河北保定地区各县农村。由此看来,哈哈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小戏。哈哈腔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其发展经历...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
     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各地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


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
     白字戏,广东省汕尾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字戏是用广东海丰、陆丰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汕尾等粤东地区,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改用当地方言演唱,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起初白字戏和潮剧都称白字戏,白字戏名为“海陆丰白字”,又称“南下白字”;潮剧名为“潮州白字”,又称“顶头白字”...
上一页
...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