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众信

文章列表
桑植民歌,湖南省桑植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先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歌谣,是湖南省桑植县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传唱、累积起来的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桑植民歌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曲调丰富、形式多样。

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0。





历史...
     梅州客家山歌,是流行于广东省梅州市境内(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


2006年5月20日,梅州...
中山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咸水歌是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自古以来,家人浮家泛宅,不断从四面八方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的冲积平原上,散居在中山、珠海、顺德等沿海地带和河网地带。主要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代表作品包括《对花》《海底珍珠容易》等。


2006年5月20日,中山咸水歌经国务...
崖州民歌,海南省三亚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崖州民歌是海南省地方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于三亚崖城以西、乐东沿海等古崖州属地及东方感城一带。是以崖州客人(汉人)方言咏唱、格律异常严谨且自成一体、蔚起于古崖州“西六里”乡间并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汉语民谣。崖州民歌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


2006年5月2...
儋州调声,是海南省儋州市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市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在中国近代得到发展,儋州调声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


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巴山背二歌,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巴山背二歌,迄今至少有3000多年历史。巴山背二歌旋律流畅清新,调式为徵调式,结构较为简单,多为上下句和分节歌。歌曲唱腔明亮,高亢悠扬,节奏较为自由,风格粗犷豪放,极具地域特色,代表性曲目有《背起背子难上坡》等。


2006年5月20日,巴山背二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柱土家啰儿调,流传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石柱土家啰儿调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具有悠久的历史。石柱土家族啰儿调旋律简洁,每曲音域都在八度以内,腔中少有装饰,行腔起伏流畅,易于掌握,便于传唱。其调式多为徵、羽、商调式,既有传统曲目,又有现场发挥的即兴歌调。


2006年5月20日,石柱土家啰儿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傈僳族民歌,云南省泸水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傈僳族民歌历史悠久,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


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紫阳民歌,陕西省紫阳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传统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传统民歌中具有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生活习俗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2006年5月20日,紫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
裕固族民歌,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裕固族民歌起源于魏晋时期,在16世纪到20世纪中期较为活跃,近代陷入低谷期。裕固族民歌曲调朴素优美、节奏悠扬和谐,其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感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特色,主要分为音乐和唱词两个部分,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形式。


2006年5月20日,裕固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

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历史渊源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
藏族拉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藏族拉伊是拉卜楞藏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支奇葩,其感情奔放,唱词质朴热烈,音调高亢辽阔,柔和细腻,是独具风格的一种民歌形式。藏族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结合地形而形成三块文化特色区域。拉伊脱胎于藏族山歌,公元7世纪三大藏区的划分,促成了拉伊在“下部多康”之安多藏区的广泛流播。拉伊种类丰富,数量浩繁,内容涉及爱情生活的各个...
聊斋俚曲,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市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聊斋俚曲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它用明清俗曲作曲牌,以白话方言为载体,用曲牌联套为结构形式,以唱白相间、散韵交织作文体,编织成了包含小曲、说唱、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综合体。


2...
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川江号子是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一领众和、徒歌等特征。


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
靖州苗族歌鼟,流行于湖南省西南湘黔两省交界沿线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锹里苗族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中,模拟大自然的和声及在生产劳动中发现的音律,经过长期的选择与提炼,创造了独具韵味的苗族歌鼟,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靖州苗族歌鼟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气势磅礴,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2006年5月20日, 靖州苗族歌鼟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南溪号子,重庆市黔江区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溪号子渊源要追溯到唐朝,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缓解疲劳逐渐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只有音韵没有歌词的号子。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1人领唱,2人或3人扮尖声(高音),其他人唱低音,众人帮腔。


2006年,南溪号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木洞山歌源远流长,以歌声伴随着农事劳动和生活,木洞山歌还有劳动号子、风俗歌、表演歌等多种样式。


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26。


历史渊源


木洞山...
川北薅草锣鼓,是主要分布在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川北薅草锣鼓源于秦代,兴于元末明初。川北薅草锣鼓一般在二道苞谷草或锄黄豆草时进行,一人击鼓,一人敲锣,敲锣者为歌郎,在数十人的薅草队伍中起指挥作用。薅草锣鼓一天的表演过程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或排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在田间作业中发挥了指挥劳动、活跃现场气氛、调节...
侗族琵琶歌,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远古时洪水滔天,淹没人类,只剩张良张妹兄妹二人在葫芦瓢里活了下来,结成夫妻,繁衍人种。他们的后裔彭祖,为了纪念他们,召集八百人来唱琵琶歌,唱得很动听,感动了天上七位仙姑,仙姑们学会了歌,到处传唱,教会了各地侗家。琵琶歌句式自由,多为长短句,长句子居多。采用第一、第二人称来抒情议事,自然贴切的运用比、兴、...
 侗族大歌,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侗族大歌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至明代,侗族大歌已经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侗族大歌的发展与其鼓楼的居住形式,好客的风俗习惯,以及侗族语言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侗族大歌结构严密而精美,歌词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