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众信

冈仁波齐---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普兰县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部八嘎乡境内,中心位置在东经81.3°176′,北纬31°176′附近。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为冈底斯山脉(横贯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西段的最高峰,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海拔6714米,山体由新近纪砂砾岩组成,是一座四壁陡峭,呈圆锥状“金字塔形”的山峰。冈仁波齐所在的普兰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有植物高山柳、锦鸡儿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黄羊、野牦牛、野驴、黄羊、羚羊、盘羊、狼、猞猁、山豹、旱獭、黑颈鹤、雪鸡、黄鸭、野鸽、野牛、岩羊、雪豹、金雕等20余种,有约1万余头(只)。冈仁波齐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部八嘎乡境内,中心位置在东经81.3°176′,北纬31°176′附近。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是冈底斯山脉(横贯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西段的最高峰,海拔6714米,藏语意思为“雪山之宝”或“雪圣”。


地形地貌

冈仁波齐山体由新近纪砂砾岩组成,是一座四壁陡峭,呈圆锥状“金字塔形”的山峰,藏民称象“石磨的把手”,四壁对称。南面是较为出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

气候特点

冈仁波齐终年被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冈仁波齐所在的普兰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年均温3,极端最高温26.5,极端最低温为-27.5,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8毫米,40%集中在8月份。


水文特征

冈仁波齐南面,自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水平方向的岩层构成了万字符。冈仁波齐被四周八瓣莲花状的群峦环绕护佑。冈仁波齐又被誉为万水之山。青藏高原上的四条大河: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孔雀河(下游为恒河)都源自这里。这四条大河向着不同方向,流经不同地域,最终汇入印度洋。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千米。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矿化度400毫克/升,属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以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湖岸线平直,周长83千米,岸线发展系数1.15。印度河源出中国西藏狮泉河,又称森格藏布。在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普兰县北。流径克什米尔,折而向南,纵穿巴基斯坦东部,流至卡拉奇以东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全长三千一百八十千米,流域面积九十六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五点九万平方千米。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相邻,分水岭海拔高度二百四十米,两流域平原区相接。

阿耨达山“即今后藏西境阿里部落北之冈底斯山”。清分西藏为四部:前藏、后藏、喀木、阿里。今阿里地区驻西藏西部噶尔县。本地区为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源出之地。熊会贞所按郦氏“阿耨达大渊水”,当即是主峰冈仁波齐峰四面渊水,峰顶有胜乐轮宫,常年聚集成千上万信徒聆听“佛祖”讲经传教。

西北为印度河湖源头支流:森格藏布(狮泉河)葛尔藏布、朗清藏布;南为恒河源出支流:马哈卡利河、格尔纳利河;东为雅鲁藏布江源头冰川,马泉河(恒河水系)。今订正。但冈底斯山不属昆仑山脉。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冈仁波齐所属普兰县境内有众多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植物有高山柳、锦鸡儿等。

动物资源

冈仁波齐所属普兰县的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黄羊、野牦牛、野驴、黄羊、羚羊、岩羊、盘羊、狼、猞猁、山豹、旱獭、黑颈鹤、雪鸡、黄鸭、野鸽、野牛、岩羊、雪豹、金雕等20余种。有约1万余头(只)。集中活动的区域在公珠错、霍尔、巴嗄地带。
代表物种有:大鵟、黑颈鹤、玉带海雕、金雕等。

矿产资源

普兰县矿藏资源分布较广。探明的煤炭、铜、稀有金属矿储量大。西部门士有煤矿开采。其境内的石灰岩、硅岩、铅、锌、锰。

主要景点

寺庙

冈仁波齐周围共有5座寺庙。年日寺为转山第一站,以后依次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称幻变寺)、江扎寺和赛龙寺,其中后两座寺位于内线。这五座寺庙都有不少传说故事,并留存有雕刻、塑像、壁画等文物,但都程度不同地毁坏了。

塔钦

塔钦又叫大金寺,海拔4560米,是过往旅行者的落脚点,同时也是转山的起点和终点。

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在冈仁波齐山麓,面积四百一十二平方千米,海拔四千五百八十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湖滨景色秀丽,藏文史料记其为汉族传说中西王母的瑶池。佛教称为圣湖。环湖八座寺庙,尼泊尔、印度、东南亚、日本朝拜者尤甚。湖西临拉昂错

开发建设

2004年,冈仁波齐国家级森林公园成立。

2012年,西藏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组织了环保行动,网易公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旅游卫视、搜狐公益、新浪公益、新周刊、城市画报、新旅行、中国企业家、户外、舒适、SIZE户外杂志等40余家重量级媒体进行报道。
同年,在西藏阿里普兰县境内,由冈仁波齐、纳木那尼两山以及玛旁雍错、拉昂错两湖组成的“神山圣湖”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截至2012年9月,普兰县接待游客已超过本地人口,达1.6万人,是特色旅游乡镇。

冈仁波齐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作用价值

冈仁波齐峰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视为“神”,居传教“三大圣”之首,称之为神山。冈仁波齐还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也称“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敬畏。

历史文化

命名涵义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湿婆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发源于此。从印度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冈底斯山海志》《往世书》等著述中的记载推测,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前1000年左右。据苯教经典描述:一条从冈仁波齐而下的河,注入不可征服的湖泊――玛旁雍湖。有四条大河由此发源,流向东、南、西、北四方。流向东方的是当却藏布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绿宝石丰富,饮此水的人们如朗驹一般强壮;流向南方的是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为恒河),银沙丰富,饮此水的人们如孔雀一冈仁波齐般可爱;流向西方的是朗钦藏布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金矿丰富,饮此水的人们壮如大象;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钻石矿藏丰富,饮此水的人们勇似雄狮。每年有络绎不绝的来自印度、不丹、尼泊尔以及中国各大藏族聚居区的朝圣队伍。

      印度人称这座山为Kailash,也认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就住在这里。而印度的印度河、恒河的上游都在此发源,所以,冈仁波齐见到大批的印度朝圣者。冈仁波齐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


佛教文献

据说佛教中较为出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它。据《佛学小辞典》: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时代的象雄雍仲本教时期,冈仁波齐被称为“九重(万)字山”,相传有本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雍仲本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此山为降落之处。在前5~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中,冈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

神话典故

印度教把冈仁波齐神山看做大黑天神的驻锡地,耆那教把冈仁波齐视为一座灵性的圣山。雍仲本教发源于冈底斯山地区,对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亦由来已久。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为冈底斯山主峰。印度教、印度佛教、耆那教和雍仲本教,他们所持的信仰各不相同,所信奉的神灵也不一样,但他们全都认为冈仁波齐是“世界的中心”,视其神山,这就使冈仁波齐具有多种宗教迭加的神圣,从而发射出五光十色各种信仰的光晕、光环,成为万神殿,成为东方的奥林匹斯山

冈仁波齐峰虽然它的海拔不仅在西藏的众多8000米以上的高山中排不上号,但它却是亚洲历史上较为出名的神山,因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而成为藏传佛教、印度教、雍仲本教等宗教的朝圣中心。也许是“世界中心”的神威无人敢于冒犯,冈仁波齐时还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高僧修行地冈仁波齐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梵语意则为“湿婆的天堂”,也就是印度神话中“神的天堂”。历史上曾有不少中外高僧在此修行讲经,因而这里很久以前便成为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本教四大教派共同信仰的中心,是中、印、尼三国各族数以万计的信徒心驰神往的地方。

藏传佛教认为它是密宗胜乐之无量宫,其周围的群山河流均为胜乐宫的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奥的宗教含义。同时,冈仁波齐又是众多佛、菩萨和高僧大德所加持和修行的圣地。据传,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时塑三尊佛像,分别供奉于神界、鲁界和人间。罗刹王贡布崩用神变迎请人间的释尊佛像供奉,但没有供奉此佛的特殊坐床,于是想用神变背回冈仁波齐神山。这时释迦牟尼五百罗汉立刻飞往冈仁波齐神山,在冈仁波齐南面的“五百罗汉聚盆”或叫“上坛城”的岩石上留下脚印,同时在神山四角各留一脚印,称为“底斯不动四钉”,这样罗刹王无法背走,在冈仁波齐背后可看到清晰的绳印及四周释尊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