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本溪水洞---辽宁省本溪市 本溪水洞,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亚洲会员单位,是发现的世界第一长地下充水溶洞,被赞誉为“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一此洞天”。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北35公里处,由水洞、温泉寺、汤沟、关门山、铁刹、庙后山6个景区组成,融山、水、洞、泉、湖、古人类文化遗址于一体,沿太子河呈带状分布,总面积200平方公里。 水洞景区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温泉寺景区,泉水温度可达44℃,日流量400吨,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庙后山古文化遗址,是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对研究辽东古人类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价值。 相关传说关东山的老百姓把山水转弯的地方叫“崴子”。本溪县城东八里远的谢家崴子,背倚莽莽青山,面临太子河水,峻峰高耸,清流蜿蜒,田园如画,气象万千。人间仙境一般的本溪水洞就藏身在谢家崴子山腹中。 本溪水洞原名叫谢家崴子水洞,洞深流长,状如迷宫。内有水洞、旱洞、向外流水洞。三洞合一,各具奇景。 走进斗拱形的洞口,就能看到宽敞的"紫霄宫",左接旱洞,右连泻口银波洞,一条瀑布从两丈多高的仙人洞口喷泻下来,倾入九曲银河似的水洞恰如飞泉迎客,习习凉风轻拂人面,使人心旷神怡。旱洞状如蟠龙,长约百丈,洞穴高低错落,宽窄相间,洞中有洞,曲径通幽,奇景浑然天成。洞中有与海相通的"海眼";有香气飘溢、颜色金黄的"香脂壁";有触地接天、缕缕丝丝、涓涓细流积聚而成的"龙涎障";还有洞顶如万把尖刀排空欲下的"悬岩峰"等奇妙景致。 乘一叶扁舟,沿着被称为"九曲银河"水洞溯流而上,所过之处,清流静谧,深有丈余,水洞高达数丈,宽两三丈。 河岸和头顶尽是壮观的美景。船行五里银河,绕过十三处转弯,被巨石拦住,弃船涉水而进,里边水洞或宽或窄,或高或低,水流或深或浅或缓或急,高深莫测,险象环生,游人不得不惊惧止步。 玉京山下的石洞里,有一个天姿绝妙的仙女,名叫太元玉女。她和变成男子汉的洪钧一见倾心,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玉皇;一个女儿,名叫九天玄女。有一天夜里,从福地洞天之外传来了雷声,茫茫的大水铺天盖地涌来,黎民百姓被卷到波涛里沉浮。原来是一个多角多嘴的怪兽,嘴里吐着百十丈高的粗水柱。洪钧举起拐杖,与怪兽战了九万个回合,仍分不出高低。洪钧喝道:"这造孽的畜牲,你中二的水再多,也装不满我的小瓶。"九天玄女从身后解下一个白玉瓶儿,去装怪兽喷吐的水流,怪兽吐了七七四十九天,那水全都装进了白玉瓶,刚盖住瓶子底。怪兽不服,又吐了九九八十一天,才有多半瓶水,玉瓶还没装满。最终怪兽服输了,拜洪钧为师,愿立功赎罪,洪钧施法将喷水怪兽压在了水洞底下,让它在洞底下吐水,水涌出地面。从此,水洞庭湖的水,旱天不干,雨天不涝。 海水渐渐退去的时候,洪钧和妻子儿女忙着重整山河,使经过洪荒的大地又长出了花草树木,树上结出了果子。他正要动手打开用神土封住的玉京山紫霄宫大门,忽听远处有啼哭之声,抬头一看,是一些忧世爱民的神仙在那里哭诉天地之间人和飞禽走兽都没有了。洪钧领众位到了玉京山,手拍山门道:"玉京山,紫霄宫,藏着十万八千命,飞禽走兽洞中藏,一对男女做人种。" 洪钧老祖正要揭去堵在宫门的神土,突然从神土里拱出了一个大耗子脑袋,三窜两窜跑出洞来,那耗子比猪崽子还大,把洪钧和众神仙吓了一跳!正愣神的功夫,只听里边吱吱响,传来了龙吟、鸡鸣、狗咬、猪叫的声音。 接着从洞眼里拱出一头老黄牛,老牛后边是老虎,老虎后边是大马,大马后边是小羊,羊的后边是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猴子后边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公鸡,公鸡后边是一条大黄狗,狗后边拱出一头大黑猪,最后从洞里手拉手跑出来一个小伙子和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 洪钧屈指一算,知道他们在洞里已呆了三百六十五天了,两个青年人和飞禽走兽喝了紫霄宫里琼浆玉液化成的清水。大象喝水用鼻抽,始终没抬头,和其它留在仙洞里的狮、猿、象、猫头鹰等飞禽走兽,全都化成石头像。 那一男一女返回山洞结成了夫妻,生儿育女,子孙众多,成了汉人的祖先。他们二人能从不分昼夜的山洞中钻出来,多亏了那些聪明勇敢的禽兽,为了使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象它们那样聪明勇敢,就按功劳的大小,给子孙定了十二生肖。 每年四月初八,人间的各路神仙都驾着祥云,到紫霄宫聚会,吃仙果,饮玉浆,奏仙乐,吹洞箫……众仙见洪钧开拓的宫蓼如此雄伟壮观,无不惊叹叫好,纷纷赠宝装点紫霄宫。 紫霄宫里,尽是奇珍异宝,祥光万道,千姿百景融于一洞,水绕洞行,妙趣横生。 后来,人间出了贪心不足、毒如蛇蝎的人,常到紫霄宫盗取仙家珍宝,换取高官厚禄,图谋富贵荣华,残害善良百姓。当九十九颗夜明珠被贪以盗走之后,水洞变成了幽深的黑洞。 九天玄女见人心难测,就从哥哥玉皇大帝那里借来了红蝙蝠,放在宫殿门口,时刻观望进紫霄宫的行人,是好人赐之以福,是恶人降之以灾。又在九曲银河似的水洞渡口放一只无桨无橹的神船,避难的百姓乘船遇救,贪心人上船失踪,幽暗深邃的紫霄宫成了使人不敢涉足的迷宫。 斗转星移,昌平,盛世来临。夜明珠再现,人们看到了紫霄宫的真面目,虽然在五里银河中只能看到"四宫"、"三峡"等几十处风光奇异的仙宫美景,不能尽游水洞全程,但也使游人叹为观止,赞誉为"人间独此一洞天"啦! 洞内景观本溪水洞是数十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太子河畔,充水溶洞,洞内分水、旱二洞。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洞口高16米,宽25米,呈半月形,上端刻有薄一波手书“本溪水洞”四个大字。 进洞口是一座高、宽各20多米,气势磅礴,可容纳千人的“迎客厅”。大厅向右,有旱洞长300米,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各有洞天。 远在5亿7千万年时期,本溪水洞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这时期气候温暖,大量的笋石类,腕足类,腹足类和梯虫类动物繁殖衍生,各家族群体都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自身的更新换代,它们的躯壳由于水动力的淘洗和磨浊下沉,便沉积了不同类型的生物碳酸盐和化碳酸盐。 本溪水洞的石灰岩就是在这个时期的奥陶系下统亮山组和中统马家沟组时,经过岩化作用发育而成。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水退去,这里便缓慢地台升为陆地。 石灰岩在地质运动中受到外力作用不断地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日积月累,经过亿万年时间,便逐渐发育成的水洞。这种溶蚀作用,仍在继续进行。 本溪溯源本溪地处辽东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是辽宁东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河流纵横,本溪确实是“水之源”地。但“本溪”名称的由来,还另有渊源。 本溪得名于本溪湖。本溪湖位于市内,湖面不及15平方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湖了。别看湖小,却也小有名气,曾被列入关东十景。 清代同治年间处士高升先所书"辽东本溪湖"刻石于湖口,湖旁筑有慈航古寺,建于明末,梵音香火曾盛极一时。此湖四周峰峦回抱,外阔内狭,极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称“杯犀湖”,谐音“本溪湖”。从此,以湖名市。 1939年正式设立本溪湖市。新中国成立后,才去掉“湖”字,定名为本溪市。 本溪历史悠久,在庙后山考古发掘出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表明,在40万至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不仅填补了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转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主要景点水洞 通往水洞的码头,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静别致的“港湾”,灯光所及,水中游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从护岸石阶拾级而下,通过长廊从码头上船,即可畅游水洞。水洞全长5800米,现已开发28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空间40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 大厅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码头可同时停泊游船40艘,泛舟则可畅游水洞,欣赏水洞之大、水洞之长、水洞之深、飞瀑之美,然后,你不得不惊叹:“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此一洞天。”洞内空气通畅,水流终年不竭,每昼夜流量1.4万吨,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7米,洞内恒温12℃。 河道曲折婉蜒,河水清澈见底,洞内分“三峡”、 “七宫”、 “九弯”,故名“九曲银河”。 水域沿洞体展开,纵深达2.3公里,而且时阔时狭,迂回曲折,洞内钟乳石、石笋与石柱多从裂隙攒拥而出,不假雕饰即形成各种物象。这些物象光怪陆离,极具观赏性。 从码头乘游艇向里行,可依次欣赏飞泉迎客、宝瓶口、海潮、宝莲灯、群猴、福寿双星、玉米塔、宝鼎、仙丹石、龙角岩、剑群、麒麟岩、瀑布、独角犀、春笋、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长剑、孔雀岩、雪山等奇景。 它们维妙维肖,形象逼真。特别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实相符,几可乱真。银河两岸钟乳林立,石笋如画,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空窿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沿河景点达100余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泛舟其中,如临仙境,这是水与石浑然天成的神秘洞穴,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长可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 旱洞 旱洞长300米,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各有洞天,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多沿裂隙成群发育,呈现各式物象,不假修凿,自然成趣,宛若龙宫仙境。 古井、龙潭、百步池等诸多的景观,令游人遐想联翩,流连忘返。左侧为一处“港湾”,灯光所及,洞中物象,一一倒悬水中。 洞尽头是一泓清潭,深不见底,水气袭来,令人凄神寒骨。现利用旱洞独特的资源,经人工改造成为古生物宫,采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再现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是游览和科普教育的最佳景观。 太子河漂流 流经水洞的太子河是游人驻足嬉戏的天然乐园,被喻为“东北第一漂”的太子河漂流险中求奇、奇中求新,沿途山环水绕,清雾流云、空蒙奇幻,充满了冒险和刺激.现正准备将漂流延长至温泉,总里程14公里,饱览两岸风光,让您尽观两岸“芳草青青,落英缤纷”,“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如入桃园。 鳄鱼园 鳄鱼园可欣赏惊险的驯鳄表演,有水中戏鳄、人鳄接吻等。胆大的游客也可将鳄鱼当坐骑,留下“玉照”。 这里还可以观赏到异国情调的歌舞表演,由来自缅甸的妙龄女郎为您献上婀娜多姿的异域歌舞。 本溪地质博物馆坐落在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水洞景区内,是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溪地质博物馆于2006年开始建设,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向大家展示地球诞生46亿年来主要的地质变化及类型特点,馆中陈列了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史前地质遗迹,国宝级珍贵标本30余件、珍稀标本3300余件。 馆内地质藏品数量大,精品多,科学内涵丰富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及科普价值,成为本溪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本溪地质博物馆共分为5个展厅。 一、地球厅 本展厅主要介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包括地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表层的面貌。 二、生命进化厅 了解了地球的早期演变后,进入生命进化厅来认识生命的起源、进化和人类的演化过程。 三、矿产资源厅 本溪的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上有摇钱树,地下有聚宝盆。本溪境内矿藏资源已发现百余种,这些矿产资源为本溪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地质遗迹厅 本溪地质资源具有典型性、珍稀性、科学性、多样性和可观赏性的特点,仅地理教科书以本溪命名的就有十四处之多。2005年8月,本溪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审核,正式成为国家地质公园,整座城市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这在中国是非常罕见的。整个园区规划面积218.2平方公里,包括本溪水洞、平顶山、五女山三大园区,21个景区,30个景点,包括了本溪所有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多功能厅和综合厅 主要播放各种资料和影像。 幽谷鸟语生态园 幽谷鸟语生态园景区座落在本溪水洞西侧,与本溪水洞本为一体。洞在山中,园在山上。生态园树木蓊郁,品种繁多,有核桃揪、桦树、松树、柞树、冷杉槐树5个资源保护区,素有辽东树木博物馆之称。山中4公里步道蜿蜒曲折,20余处景点赏心悦目。石佛、石龙坡、天书壁、不老松、狮峰山、骆驼岭、七星场、仙人听风、峰涌莲花、连心锁、览胜台等多处景点让游人流连忘返。 清新的空气合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如同走进天然氧吧,是运动健身,回归自然,体验自然的好地方。 铁刹山景区 铁刹山景区,又名九顶铁刹山,为东北道教发祥地。在本溪市溪田铁路南甸子站西南,延袤数十里。太子湖环流在山的北面,八盘岭拱卫着南面。有元始顶、真武顶、灵宝顶、玉皇顶、太上顶和锦绣顶诸峰,宛如列笏朝天。最高峰海拔700米。有诗赞其山势景观云:“高如削玉夜生寒”、“低看云树有千层”。 峭壁上有清代早期摩崖,刻有“一览群山小”、“别有天地非人间”等大字。 登山有盘道,拐七十几道大弯,才达主峰。山上有云光、日光、天冠、天桥等岩洞。以云光洞为最有名。洞内石龙、石虎等大批景物,皆天然奇景,惟妙惟肖,称为八宝,因名八宝云光洞。明崇祯三年郭守真隐居云光洞,后在此收度弟子,被称为关东道教始祖。 庙后山景区 庙后山景区,古文化遗址等就有12处,有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早期洞穴遗址,对研究辽东古人类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价值。 交通信息航空 本溪水洞风景区暂时虽然没有民航直线到达,但风景区距离沈阳桃仙机场才40多公里,非常近。到达沈阳后可乘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只需40分钟便达风景区。沈阳站转乘特快列车到本溪车站再到水洞也很便捷。 铁路 本溪是辽东地区铁路枢纽,境内有铁路196.3公里,车站26个。由北京、大连、丹东、山海关、沈阳都可乘动车组列车或普通列车直抵本溪站。从本溪乘轿车30分钟或乘大客45分钟即到本溪水洞。本溪车站通往风景区有溪田线,在温泉寺下车即到温泉寺风景区,在南甸下车即到铁刹山风景区,在小市下车转乘汽车到本溪水洞仅行6公里。 公交客运 本溪市区公共汽车分短途客运和长途客运,市区短途客运有30条运行路线,长途客运路线通往四面八方。去本溪水洞风景区有专线,有直达的小客、中客和大客车。 公交路线:在本溪东芬客运站乘坐到小市的客车,在水洞下车即可。 实用信息旅游贴士1、本溪市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距离为50公里,沈丹高速公路途经本溪市,分别在本溪市的小堡、石桥子、边牛、新立屯设有进出口,其中小堡进出口为本溪市区的主进出口。 2、旱洞低矮狭窄,请按照规定的线路进行游览,请注意照顾好老人与儿童,防止跌倒和撞伤,如因行动不便无法按常规线路游览的,请与工作人员联系直接参观水洞。 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及超重物品入洞。 4、本溪水洞内温度较低,游览时注意保暖。 旅游时间5-10月(夏秋季节)。洞内气温较低,游览时需要穿大衣,所以气温较低的时候不建议去游览,夏天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周边景色也很美,可以欣赏沿途风景。 开放时间08:30~16:00 所获荣誉2021年11月,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截至2022年7月,辽宁有6家5A景区,本溪市本溪水洞景区在内。
文章分类:
六大洞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