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正字戏,广东省汕尾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正字戏本名正音戏,用中州官话唱念,是一个多声腔的古老稀有剧种。明初南戏的一支传入粤东,形成正字戏,主要扎根于海陆丰两县,后传播到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正字戏有传统剧目2600多个,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类,表演风格古朴,气魄宏大。 2006年5月20日,正字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5。 历史渊源 正字戏早期为南戏一支。 正字戏《刘文龙·除奸》 明宣德七年(1432年),有手抄剧本《刘希必金钗记》,因该本卷末题“ 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卷终下”一行字中有“正字”二字。《刘希必金钗记》是南戏失传本,该本锣鼓谱的记音标识与正字戏文戏的锣鼓经基本一致,其中有丑饰婆、净饰配角插科打诨的表演,正字戏的表演也有这种例规,所以正字戏的来源与南戏有关。 明万历年间黄绅撰《石桥场土城记》谓陆丰县碣石卫“国初以来,歌舞相闻”。 嘉靖以后戏台建筑成群,万历年间在碣石玄武山元山寺前修建戏台专演正字戏,并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把戏台扩建成可容两个戏班合演的大戏台。 元山寺修有供艺人食宿的戏馆,西库房墙壁写着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1961年的玄武山历届神诞戏“总理”的名字。据说最古老的正字戏班社双喜班,乾隆四十二年创建后持续活动至1960年。 清朝中叶,正字戏在潮州一带演出甚为活跃,咸丰十年(1860年)重修潮州田元帅庙时,碑文记“正音班每年每班银二元”敬神,捐银数多于潮音班1倍。 现存同治十一年(1872年)贝淑仪手抄《荆钗记》演出本,标有生、旦、外、占、末、丑、净、夫、小、杂10种演出行当。 光绪、宣统年间,“在潮州具有古代艺术文化价值的正音戏……尚有万利班、老永丰班、新永丰班、老三胜班、新三胜班……来往潮州府各县演唱……忆儿时爱着老三胜、新永丰班之跳火圈、跳剑窗、吊辫。老三胜班演白鸟记,其骑布马之台步,亦博得彩声。午夜,诸班多串演潮音,以冀迎合大众”。(萧遥天《潮州戏剧志》)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陆丰碣石玄武山祖庙重光,除聘请常于该处演出的正字戏班演出外,还云集6个剧种的10多个戏班助庆。这时也有正字戏班远涉重洋到东南亚演出。 清末民初,正字戏渐次退出潮州府地区,偏处海丰、陆丰两县演出提纲戏维持。正生郑乃二遗留“宣统元年岁次已酉二月十五日置”的一本提纲戏集载有十多个剧目,除一出《鸿门宴》外,其余均为“三国戏”。 民国以后,正字戏已不如前期昌盛,虽以锣鼓喧阗、弓马武术的提纲戏为号召,午夜串演潮音戏吸引观众,但已不能保持当年盛况。 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海、陆丰和东江地区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的发动组织下,正字戏和西秦戏、白字戏的艺人联合成立梨园工会,一度以民主管理方式去取代旧戏班的管理制度,有些艺人还参加了海、陆丰农民武装起义。 民国十六年11月,海丰县苏维埃民主政府成立,经过正字戏及其他剧种艺人的争取,在同年11月18日召开的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建设革命新文化决议(草案)》,其中有包括正字戏在内的“改良戏剧”的内容。但是草案未及实施,革命便遭到挫折,艺人有的被杀害,有的逃难他乡。 民国三十二年,发生大饥荒,许多艺人不幸饿死,有的改行他业,正字戏濒临绝境,只剩下4个行头破烂不堪的班社。 建国后,正字戏在当地人民政府扶持下恢复了专业剧团,进行“改戏、改人、改制”的工作,招收女演员改变过去全男班的状况。 大型正字戏精品剧《刘文龙》在汕尾市马思聪艺术中心 1953年后,在老艺人带领下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演出的《百日缘》、《百花赠剑》、《古城会》、《金叶菊》、《张飞归家》、《掷钗》、《白兔记》、《断机教子》、《倒铜旗》等剧目,既保持古老质朴的艺术特色,又有所革新发展,颇受观众欢迎。 1960年秋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的海丰县永丰和陆丰县双喜两个正字戏剧团的基础上合并成立汕头专区正字戏剧团,通过老艺人陈宝寿、蔡十二、刘妈倩等同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又整理演出了《六郎罪子》、《武松杀嫂》、《方世玉打擂》、《小迫嫁》、《张春郎削发》等传统剧目,也获得观众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期间,两个剧团均被解散。 1980年,陆丰县正字戏剧团恢复建制,整理演出了《包公审白面虎》、《古城会》、《渔家乐》等剧目。 文化特征 声腔 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魄宏大,特别擅长连台本戏。正字戏设12个行当,以正音曲和昆腔为主要声腔,分文戏和武戏。 正字戏《昊天塔.五台山会兄》剧照 文戏的唱腔比较古老,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大板曲)、唱牌子(即昆腔)为主,杂以乱弹、小调等。正音曲受弋阳腔、余姚腔、青阳腔、四平腔等四种腔调影响,一唱众和,多滚白、滚唱。其乐调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类,并有头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牵句等节奏变化。正音曲常用曲牌有“山坡羊”“四朝元”“驻云飞”“锁南枝”等。昆腔则被艺人称为“牌子腔”,有套曲结构和单曲结构两种。套曲结构以南北曲四大套为基本唱腔,即“新水令”套、“醉花阴”套、“粉蝶儿”套和“点绛唇”套;单曲结构曲牌则被艺人称为“碎牌子”或“单牌子”,如《山坡羊》《二郎神》《沉醉东风》等牌子。在使用上,联套比较自由灵活,尤以在一段戏里往往由两三个角色同唱一支曲牌为特点。 武戏以做工尤其是打斗为主,没有或少有唱腔,分为大传戏、小传戏、本头和锦出四类。该戏用吹打牌子伴奏以渲染气氛,气氛热烈火爆。其表演包括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跑马步、展示南派武功等,能很好地表现各种历史、军事场景。传统行当有红面(净)、乌面(净)、白面(净)、老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末、婆、丑等12种。乌面又分乌面贴和三花脸,正旦下分乌衫、蓝衫(闺门旦),花旦下分花旦帖和三花旦等。行当齐全,分工具体。在演出中,有些行当还勾画脸谱,有毛面、水龟目、鹰嘴、虎目等200多种图案。 正字戏中的正音曲演唱,以三公曲和生旦曲见长。二者风格各异。前者极显弋阳高腔的粗犷雄浑,演唱往往“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直率奔放,高亢激昂,在演唱中显示出主人公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激烈的情绪。正音曲,用三板散的音乐形式演唱,加上大锣大鼓的喧嚣气氛,使剧情更能得到强烈的渲染。正音曲余姚腔的演唱特点是以唱代说,杂白相混,旋律类似唱白。其唱腔以急促、热闹的流水板式出现,以此刻画人物心理,也为紧张激昂的场面做铺垫。 正字戏《金山战鼓》剧照 正字戏的昆腔,可以因剧目的同一首曲牌在不同角色的演唱中,以及在不同剧目或同一剧目的不同场次中,形成不同的情境。生行、旦行以及净和丑在唱法上符合各角色性格的特点。每一行当角色的演唱,在音色和演唱力度上表现出各自的风格,在各行当曲调和唱腔的运用中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在念白、音色和真假嗓音的处理和表现上,在唱念技巧配合表演艺术的表现上,力求使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加深入。 曲牌 曲牌也叫牌子,正字戏最具特色、最为传统的曲牌为正音曲。据《正字戏大观·谈艺录》云,正音曲曲牌大部分失传,仅存《新水令》《山坡羊》《香柳娘》《云飞调》《哭板山坡羊》《锁南枝》《不是路》《尾声》8支。昆腔的曲牌受古文辞体格的限制,变化比较少,如出自唐诗宋词的《锦缠道》《小桃红》《驻马听》《渔家傲》等。各类曲牌依照音乐格律、格调以及它们的调式和调高而分类编入各类套式和唱词,以便在运用中达到统一的音乐风格,从而使音乐结构更趋于严谨、完整。 代表剧目 正字戏《六国封相》 正字戏有传统剧目2600多个,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有明代宣德七年的《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及嘉靖年间的《蔡伯喈》南戏抄本和一批较完整的清代、民国抄本,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记录本。四大喜戏:《三元记》、《五桂记》、《满床笏》、《月华缘》,四大苦戏:《荆钗记》、《葵花记》、《琵琶记》、《白兔记》和四大弓马戏:《忠义烈》、《千里驹》、《铁弓缘》、《马陵道》统称十二真本戏。武戏多为连台本戏,如《三国》、《隋唐》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正字戏历史悠久,风格古朴,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和丰富的遗产价值;同时,正字戏是古老南戏的变体,为戏曲声腔的流变和地方文化对戏曲的影响等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传承人物 彭美英,女,1944年10月出生。2008年2月15日,彭美英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申报。项目名称:正字戏。 黄壮营,男,1962年出生。2008年2月15日,黄壮营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申报。项目名称:正字戏。 保护措施 1978年,全中国都在恢复演古装戏,陆丰市开办了戏曲培训班,学员有2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彭美英是该班的主要老师,专注于培养正字戏的接班人。在她的苦心栽培下,吴国亮、黄壮营等正字戏接班人涌现出来。2008年,剧团开门招选34名学员,被选送到粤剧艺术学校和揭阳艺校学习基本功,2012年又招收15名学员送往揭阳艺校学习,且都是“90后”和“00后”的年轻小演员,正字戏开始吐出新翠。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获得正字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2年9月24日至28日,国家珍稀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字戏优秀剧目《金山战鼓》亮相正在汕头市举办的“第四届潮剧节”。 2018年4月30日、5月1日,连续两晚,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字戏精品剧《妈祖》登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妈祖大学堂”舞台。 荣誉表彰 197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彭美英主演正字戏《龙江颂》,受到时任广东省省长陈郁接见并给予高度赞扬。 200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指定正字戏作为广东省的唯一代表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