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众信

豫剧

      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河北、山东,流传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豫剧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
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

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2006520日,河南省申报的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23
2008
67日,河北省邯郸市申报的豫剧(桑派)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23
2021
5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报的豫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编号为-23

历史渊源

豫剧的来源,说是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形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迄无定论。

清朝乾隆年间,豫剧已经流行,这一时期的文献如《歧路灯》《杞县志》等有相关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许门两家,蒋门在朱仙镇、许门在清河集,开办科班授业。

道光年间(1821—1850),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已在河南存在。

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的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阎彩云(工1982年去世)。

辛亥革命后 ,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20世纪初期,豫剧由乡村进入省会开封演出,逐渐占领了城市的演出市场。

民国时期,女演员崛起,逐渐取得了豫剧行当的主力位置。

1924年,王义成在《京报》副刊《戏剧周报》上发表《豫剧通论》一文,文章中的豫剧是对河南省所有剧种的统称。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厅在开封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对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

1930年代,豫剧出现了大批名角,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豫剧向临近省区流动,它向西到达西安,使西安成为重要的演出中心,影响遍及西北各省。向东,在江苏、安徽等地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四好名旦:马金凤、徐艳琴、阎立品、毛凤麟。这一时期的豫剧表演流派林立,异彩纷呈:常派(常香玉)奔放多姿、陈派(陈素真)典雅细腻、派(崔兰田)哀怨深沉、马派(马金凤)明亮清脆、阎派(阎立品)甜美秀丽、桑派(桑振君)俏丽委婉、李派(李斯忠)粗犷浑厚,等等。其中常派影响最大。常香玉的舞台表演风格刚柔相济、质朴清新;她的唱腔吸收了豫东调、河南坠子等艺术营养,舒展奔放、吐字清晰,在豫剧行艺术中几乎形成了无腔的格局。

从清朝末期以来,豫剧逐渐形成四大声腔,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以及以沙河流域为中心的沙河调(包括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戏流派

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西安四地的民间报界方以豫剧专指河南梆子。

1948年,豫剧历史上第一所学校私立新光豫剧学校创立,这是最早使用豫剧名称的组织机构。

1950年,中南区军政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群众河南梆子剧团相关演员。谈到河南梆子时,邓子恢说: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8月间,群众河南梆子剧团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称为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河南梆子。

1940年到1960年,豫剧开始向全国更广的范围传播,40年代西进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50年代南下湖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北上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传播至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使豫剧已成为中国境内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豫剧创作有了一种新的思想涌动,伴随着伤痕文学的脚步,豫剧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这次汇演有着重大意义,从艺术和影力上确立了陈、常、、马、阎五大旦角流派。

1990年,飞马先后受邀至美、德、奥、意、英等国公演,豫剧艺术站上国际舞台。7月,台北豫剧改进会一行40人到河南平顶山市演出,开启了两岸豫剧交流大幕。此后,中国台湾豫剧演员多次应邀到大陆演出。这一时期,被称为单向交流时期

1993年,两岸的豫剧交流由单向交流进入双向交流时期。

2001年之后,两岸豫剧交流进入合作时期。河南艺术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剧新剧目。

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组成2009豫剧本科班,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

2010918日至920日,河南省文化厅一行10人赴新加坡参加2010年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台湾豫剧团和新加坡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亚洲豫剧论坛,成为豫剧发展史上第一次跨国举办的豫剧论坛。

文化特征

基本特征

豫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1)豫剧生成、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源性。(2)豫剧构建有着明显的多元性。(3)豫剧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融化,彰显出包容性。(4)豫剧剧目、音乐显示出丰富性。而豫剧许多专曲专用的曲牌音乐,又显示出了其程式性。不过在一套程式万千变化和一曲多用的戏曲美学思想关照下,豫剧的许多戏曲程式又可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这就又显示出豫剧程式的泛用性。(5)由于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豫剧在演出剧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和特色,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6)豫剧的文学语言,表演、音乐质朴无华,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河南文化特征,显示了河南文化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了豫剧的简朴性特征。

演唱特色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4/4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迎风一梆等。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飞板也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属于散板类。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豫剧划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流派,又称现代戏流派。

角色行当

豫剧的角色由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俩箱信,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老旦、彩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的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大净主要以唱功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