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众信

宜黄戏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宜黄调,是江西省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及赣东北、赣南和闽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宜黄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西秦腔的吹调,演变成的宜黄腔是清末吸收其他声腔和剧目而形成一个多种声腔综合的剧种。唱腔以宜黄为主,此外有反调、唢呐、西皮、浙调、吹调、南北词等,男女同腔同调。净脚行当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之分。表演艺术上保存了一些古风。

2006520日,宜黄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38

历史渊源

宜黄戏是清代初期,在宜黄县发展起来的,因江浙发音不分,故后来有人称宜黄腔二黄腔

宜黄戏可以直溯明代的西秦腔。这种西秦腔的曲调包括以唢呐伴奏的二犯及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其中的二犯因较之西秦腔之二犯有很大发展,便成了独树一帜的宜黄腔。

清代乾隆年间初期,宜又以原配奏乐器大筒胡琴改为主奏乐器,从此唢呐二犯及平板吹腔变为胡琴腔。

清代戏曲家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曾写道,胡琴起于江右,又名二黄腔。胡琴腔的诞生,标志着板腔音乐在南方增加了一路。

文化特征

唱腔

宜黄戏的曲调主要有宜黄腔、反调、唢呐二凡、西皮浙调、南北词等,同时还保留西秦腔时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宜黄戏唱腔较为原始、平直,拖腔少而短,老生、老旦用本嗓,小生大小嗓结合而尾音常翻高八度,男女同腔同调。

其声腔属乱弹系统板腔体。演唱特点是行用小嗓、小生真假结合,其它行当用大嗓。演唱时讲究吐字清晰、音随字走。传统唱腔中,衬字运用很多,几乎每句均有。行腔中常用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润腔手法。语言用的是中州韵,只是丑角多用宜黄方言。

脚色

宜黄戏的脚色发展到近代可以分为正生、小生、老生、副生、正旦、小旦、二、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十二行。其表演粗犷古朴,严谨工稳。有些戏中表现人物骑马,不用马鞭代替马身,而采用元明杂剧的方式,将马形扎于身上,随着锣鼓打出的马蹄声应节而舞,作出跑马的身段。

身段

宜黄戏生角表演有:修书、阅信、奏折、上下马、点吹灯、舞剑、饮酒、升堂、坐帐等;必备基本功有抢背扑虎旋子克子僵尸以及甩发动等;基本步法有方步蹉步垫步跪步等。旦角的表演身段表演有:开关门、洒扫、抚琴、卷帘、装扮等;必备基本功有卧云鹞子翻身乌龙绞柱以及水袖功等。

伴奏

宜黄初期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种板式的唢呐二犯。清乾隆初年宜黄腔废唢呐、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犯两种曲调统一 二犯分作4种扳式,吹腔变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胡琴腔

代表剧目

宜黄戏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话本、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和神话。代表剧目:《清官册》《药茶记》《三官堂》《奇双配》《四国齐》《雌雄鞭》《庆阳图》《双龙会》《上天台》《老君堂》《飞龙传》、《月明楼》《江东桥》《春秋配》《龙凤阁》《拷打春桃》《八仙飘海》《卖梨招亲》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宜黄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了突出的地位,它的形成、发展、衰落过程已成为戏曲史的一个缩影,因此宜黄戏正是探索研究戏曲衍变规律的理想标本。

传承现状

现代社会,宜黄戏的生存、发展面临着重重危机,特别是1989年,宜黄戏剧团撤销解散后,宜黄戏这一古老剧种逐渐处于濒危状况。

传承人物

邓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宜黄县申报。申报项目:宜黄戏。

保护措施

2018529日,宜黄县实验小学舞蹈室,学生在练习戏曲操的基础动作。宜黄县多形式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戏曲操从宜黄戏中提炼身段动作,融合戏曲音乐旋律,与现代广播体操相结合,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9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宜黄县文化馆获得宜黄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607月,宜黄戏参加江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暨第一届全省青年演员会演,《齐王哭殿》获演出奖,应用贤、吴松龄、熊碧云获演员奖。

1981年,宜黄戏青年演员在全省会演时演出《孟良搬兵》剧目,张小平、张建中获表演奖,并录成电视片播放。

1983年冬,宜黄戏现代戏《妻儿老小》,参加地区创作剧目调演,获剧目与表演奖。

重要演出

2016927日,宜黄戏《临川四梦》亮相于第三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精品剧目展。

1982年秋,宜黄戏改编排演《紫钗记》中的《别钗》、《思钗》、《圆钗》三个折子戏,参加文化部、中国剧协、江西省文化厅、省剧协举行的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活动。



上一篇乱弹
下一篇桂剧
文章分类: 非遗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