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众信

寿宁北路戏

      寿宁北路戏,福建省北部、中部及东部等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寿宁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清代中叶,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其曲调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圆顺、抑扬顿挫,富有叙事性表现特征,有很强的适应性。

2006520日,寿宁北路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46
2019
11月,寿宁北路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渊源

渊源一

寿宁北路戏主要由浙江传入福建。南宋时,闽人多官于浙,而浙人多官于闽。由于皇族、官宦多蓄有家乡家,随着他们的入闽和交往,就把盛行于杭州的温州杂剧带进福建。

清代地方戏的广泛兴起则是得益于明末积蓄的深厚的戏曲艺术底蕴,正是由于地方戏曲的非偶然性,北路戏的唱腔源流与浙江丰富的戏曲土壤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据统计,清代的地方戏曲有200多种,寿宁北路戏也包括在内。若以声腔划分,则大致可分为弦索腔、皮簧腔、吹拨腔梆子腔和乱弹腔等声腔系统。寿宁北路戏的唱腔正是由乱弹声腔系统而来,也像其他戏曲一样多是孕育于民间,滋生在乡村。又有史料记载,在崇祯十年(1637年),当时任寿宁知县的冯梦龙编写的《寿宁待志》中记载:西溪人多习戏,然力不能具行头,多往浙合班,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可见,当时,寿宁北路戏在民间是颇为兴盛的,福安大致在现今福安市境内,隶属于宁德市,多往浙合班,可见,寿宁北路戏的唱腔从浙江传入不难让人理解。

来源二

寿宁北路戏主要来源于安徽石牌,并经江西传入福建。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石牌腔、秦腔等。明崇祯十年(1637年)寿宁知县冯梦龙《寿宁待志》中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徽商洪足国,蒋行吾本回原籍,只剩下七只船。可得知,古有两省之五界之户之称的闽东寿宁县在明代已有优越的水陆条件通往浙江泰顺,并且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已有安徽商人贩运食盐至此地。又如根据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郝硕《复奏遵旨查办戏班追碍字句》一折记载: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皆有所盛行石牌腔,发源于现今的安徽省石牌镇,因此关于寿宁北路戏的唱腔从安徽石牌发源有一定的可能性。

清末,乱弹声腔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必然对江西、浙江的戏曲音乐有影响。因此,江西与浙江同处于福建的边界,对北路戏的影响也是无可厚非的。

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年),寿宁北路戏吸收四平戏的部分传统剧目。后出现与徽班相结合的戏班,改唱皮黄声腔为主,演多的多是京剧剧目。例如:《乌盆计》《小上坟》《三国》《水浒》《隋唐》等。北路戏进入兴盛时期,连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讲班,不少也改唱乱弹,故民间有平讲假乱弹,琴萧乱对弹的谚语,演唱的曲调与京剧的相近。又因为部分北路戏音乐曲牌与京剧的西皮、二黄曲调也类似,北路戏又有被称之为土京戏一说。

民国时期,《闽剧月刊》创刊号中也注意到寿宁斜滩的北路戏。如其中所说:这里要提到古田戏班,可是所谓古田戏班,大半还是演京剧的,可也渗入了江西戏的味儿,如东游(现属于建瓯)斜滩(现属于寿宁)的本地戏班都受到了它的重大影响。

艺术特征

唱腔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北路戏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吸收江西乱弹徽调、汉调以及高腔、滩簧小调等声腔,综合形成一个多声腔的戏曲剧种。北路戏唱腔实际上是介于联曲体与板腔体之间的,以板腔体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突出剧种的个性特点,避免北路戏的京剧化,在兴办戏曲训练班时,将西皮、二黄、四平类曲调删去,而以传统的吹腔类平板曲调为主调。这样就避免了北路戏与京剧有太多相似的东西。北路戏的唱腔音乐因其格调清新委婉、明快跳跃、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悦耳的音韵美,因此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

乐队

寿宁北路戏的乐队俗称后台,有软介硬介之分,由6人组成,因而俗称六条椅六条椅座位编制为:(1)硬:鼓板、大锣、小锣(兼检场)、大;(2)软:正吹一横哨 、唢呐、麻胡、副吹唢呐、 月琴或二胡。乐队地位以鼓板为尊,正吹次之。正吹即北路戏主奏者,除了拉头把(麻胡)外,还主奏横哨、唢呐。

行当

早期北路戏的行当有两种八脚齐的说法:其一是以三花、二花、大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贴谓之八脚,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脚色来定行当,如汉钟离(大花)、吕纯阳(老生)、李铁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国舅(二花)、张果老(老外)、韩湘子(小生)、蓝采和(贴生)等。清中叶后,随着舞台演出的需要,由原来的八脚增加到三行十二脚,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杂丑、又称三花杂);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贴生);包头行分青衣、花旦、贴、四包头(贴外之贴又称拜堂)。

身段

寿宁北路戏的代表性身段表演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花倒米:《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台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喝威声吴起握翎子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又如《摩天岭》中的红毛大王,口衔两颗獠牙上下翻动,双目圆睁,狰狞可怕。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跳动,犹闻响声,这些技艺皆称为咬人

转纱帽:过去北路戏的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戴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左右转动。艺人木全掌握技较为著名,至今人称木全纱帽滴铃转

鼻须功:鼻下人中处能疾速颤动,左右自如的功夫。《测字观风》折中的娄阿鼠,用鼻须往鼻柱一夹,其抖动的鼻须令人可笑,效果极佳。

犁头:丑脚表演时,头部能机械地向前伸缩,俗称犁头,为寿宁北路戏丑脚必备之基本功。

塌鼻:寿宁北路戏《白蛇赶夫》中洞房一场许仙猛然发现白素贞饮雄黄酒现形时,鼻孔一吸,面呈凹形,然后僵尸倒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时用茶油将鼻子揉动,功夫成熟,鼻翼柔软,容易抽吸。

金鸟步:脚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多用于花旦表示欢跃的情态。

后跟步:青衣出场时。整襟捋发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表现成年妇女轻移莲步,以示稳重大方之态。

颤功:寿宁北路戏的颤功用处很多,如《鸳鸯带》中黄赛英受刑后,从舞台右左两边,跪步回到台中,听到众衙役大喝一声,她一个蝙蝠腿,双手一抱,全身颤抖。又如《杀狗劝妻》中,要求邹氏在惊慌转身时,要用脚尖着地,双手按桌全身颤抖,牙关相碰发出声响。

钗:是北路戏真刀真枪的表演形式,用一把短铜刀一样的钗表演。当剧中角色被打扑虎下地后,扎去,打中对方头部额顶的前方,插在地上,如能从头上抓出一撮头发为最佳效果。

代表剧目

北路戏演出的剧目,以历史戏、官戏、武戏居多,家庭文戏较少。传统剧目有一百多本。

五缘:《双合缘》《闹亲》、《文章缘》、《忠义缘》《三强盗》、《铁弓缘》、《翠花缘》(唐伯虎磨镜故事)。

六配:《宝珠配》、《天香配》、《龙凤配》(甘露寺)、《烈女配》(《桃花癫》)《打虎配》《彩楼配》(《薛平贵与王宝钏》上本)。

九阁:《沉香阁》(海瑞偷金尿壶故事)、《魁星阁》《金手串》《连中状元》《当香阁》(《轮回报应》)、《龙凤阁》(《二进宫》全本)、《古贤阁》(钟明报故事)、《三星阁》(《路遥知马力》)、《回龙阁》(《武家坡》、《薛平贵与王宝钏》下本)、《麒麟阁》《红梅阁》。

十三带:《兰田带》(钟离拦王故事)、《鸳鸯带》(《昆山县》)、《挂玉带》(李世民建成故事)、《夺玉带》(李存孝打虎故事)《逐魂带》《张四组下凡》《进粒米》《蓝腰带》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作为福建有影响的珍稀剧种之一,北路戏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价值。

传承现状

在整个戏剧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1977年重新恢复的北路戏剧团不复当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寿宁北路戏剧团开始完全沉寂,大部分演员和学员陆续转岗、下海经商或到外地剧团谋生,盛极一时的北路戏濒于消亡。

传承人物

清奇,男,汉族,1963年生,福建寿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寿宁县申报。申报项目:寿宁北路戏。

刘经仓,男,汉族,1940年生,福建寿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寿宁县申报。申报项目:寿宁北路戏。

保护措施

人才培养

北路戏的人才培养面向宁德市招生学员,依托寿宁县职业中专联合培养,2003 年招收了第一批学员20人,剧团派老师进行专业授课与辅导,学生在职专进行文化课的学习。

政府支持

寿宁县专门成立北路戏传承保护中心,开设北路戏艺术表演班,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寿宁县剧团每年得到政府35万元拨款用于学员培养、发放聘用教师工资等。

民间重视

寿宁县凤阳村民还自发筹款600余万元,无偿投工投劳出让土地,建设了集演艺与展示为一体的寿宁北路戏保护与传承基地,并推进凤阳北路戏剧团组建和后备人才培养培训。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12年,寿宁北路戏《少年张高谦》参加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5届戏剧汇演,获编剧、导演、作曲等七大项九个奖。

2016年,寿宁北路戏《寿宁知县冯梦龙》剧本申报文化部2016年剧本扶持工程,获全国第三十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三等奖。

重要演出

20179月,寿宁北路戏《齐王哭将·奔访》参加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

2018年,寿宁北路戏《大山里的支书》亮相于第七届福建艺术节。



上一篇西秦戏
下一篇闽剧
文章分类: 非遗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