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众信

泗州戏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地方传统戏剧,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许多人认为其发源于江苏省北部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泗州戏唱腔念白有北方戏曲的激昂慷慨、南方戏曲的温柔舒缓;有难度极大的花腔和花舌及民间琴书的平实质朴。

2006520日,泗州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62

历史渊源

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在江苏省海州、盐城一带民间流行2种曲调,一种是反映农民丰收喜悦的太平调,一种是反映猎户猎后喜悦的猎户腔。当地民间音乐爱好者丘老、张老、葛老把2种曲调整理加工形成拉魂腔。三位老人,四处流浪卖唱。丘老到了淮北,又吸收当地民间音乐素材,广招艺徒,到了清朝末年,基本上形成了泗州戏板腔体系拉魂腔

起初,只以单身艺人串门卖唱,清代末期,不但能演《雁门关》、《小金锁》、《打干棒》等小戏,还能演《皮秀英四告》等大戏,逐步从农村走进城市。

抗日战争期间,淮北行署多次组织泗州戏艺人集训,先后排演了《劝夫从军》、《送子参军》等现代剧,陈毅、彭雪枫等新四军领导在泗洪时都很爱看泗州戏。

新中国成立初期,泗洪县境内有家庭班子30多个,名声最响的有李家班、徐步俊班等1955年,李家班和丁家班合并,成立泗洪县州剧团,排演现代剧《小女婿》,首场演出轰动泗洪县。自此,泗州戏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结束了走村串户的流浪游击演出。

20世纪50年代初,泗州戏首次赴京演出,郭沫若称赞为它是淮北人民的一朵花。梅兰芳称赞泗州戏中的压花场这一舞蹈动作, 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还不曾看到过,说它是泗州戏的艺术结晶,值得学习。

1965年,泗洪县地方剧团成立。1977年招收的一批新学员,如今多数都在剧团中挑起大梁。

文化特征

题材类型

在泗州戏的初期阶段一无剧本,二无曲谱, 全靠老艺人口授。形成班组后,演出剧目分三类:

一类是泗州戏剧种传统大戏《大书观》《四告》《樊梨花点兵》等,有固定唱词和对白。

二类是吸收、移植其他剧种大戏,如《十二寡妇征西》《双玉蝉》《恩仇记》等,属水词之类(没有固定唱词)。

三类是没有固定的唱词和对白,只是根据老艺人说出的戏路子,分配角色,学员便登台演唱了。这是老艺人采用幕表制,用说戏的方法,编排的连本大戏。剧目有《呼延庆打擂》《罗元下山》《雷宝童投亲》等。演员在台上的唱词多半是传统剧目中的篇子娃子羊子,更需要临台编出唱词,依靠演员经验,触景生情,望风采柳,即兴发挥,可长可短。

艺术特色

声腔

主要板式有慢板、行板、 数板、垛板、紧板、死板、连板等。主要唱调有州调、海州腔、主腔、射腔、衣调、雷得调、扬腔、基本腔、叶里藏花等。它随意性很强,常常是唱中夹说,说中夹唱,故名心调。唱腔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道白基本用苏北方言,道白、唱词直白诙谐,口语化。生活小戏,白口用苏北方言:带戏,用方言韵白。唱腔一律用方言。

行当

分生(大生、小生、老生)。头(老头:即老旦,二头:即青衣,小头:即花旦)。丑(文丑、武丑、老丑、小丑、奶丑)。

演技

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受戏曲程式规范的影响不大,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演出时有许多独特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剪子股、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燕子拨泥、怀中抱月、凤凰双展翅等,演员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

乐器

以弹拨乐器为主,最初仅一只土琵琶(如同缩小了的琵琶,由泗州戏艺人自己制作,柳木做身,泡桐木做面板,高粱秆做品,两根丝弦,亦称柳叶琴。只能演奏一个半八度音程,无半音品,音域少)和一只梆子。70年代形成社团后改用四弦柳琴、二胡、三弦、扬琴、竹笛、笙等。伴奏技巧分捧、送、闪、托、衬等手法。打击乐器有四大件:板鼓、大锣、、小锣。

代表剧目

泗州戏代表剧目:大戏有《鲜花记》《空棺记》《大书观》《钓金龟》《破洪州》《罗鞋记》等50多出;小戏有《打面缸》《挡马》《双下山》《喝面叶》《英台劝架》《拾棉花》等60多出;加工整理剧目:《恩仇记》《双玉蝉》《十二寡妇征西》《十五贯》《合家欢》等30多出;创作剧目有《风展红旗》《稻花香》《半条意见》《战斗在洪泽湖畔》《青阳红霞》等。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54年,安徽省代表团选拔了泗州戏《拾棉花》《打干棒》《拦马》《结婚之前》四个剧目,参加上海举行首届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1954年秋,以蚌埠市淮光泗州戏剧团为首,先后深入农村、工矿、部队进行演出。

1954年秋,又参加了以邵力子为团长的全国人民慰问团,分赴全省各军分区,向坚守在战斗岗位上的人民解放军进行慰问。

19567月,泗州戏组织了代表团,以现代戏《女杜长》《乱头火柴》和改编的传统剧目《打孟良》《井台会》《闹菜园》等剧目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1957五一节前夕,泗州戏与安徽省剧团组织戏曲艺术代表团,进京汇报演出。56日晚,在怀仁堂,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以及张治中,观看了泗州戏演出。

荣誉表彰

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演员李宝琴、霍桂霞、周凤云、何兰英、魏胜云、陈明春、陈金凤、王宝莲等分别获表演奖。

2016914日,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上,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获得剧目银奖。

分布地区

分布区域以淮河流域为中心,向东西南北扩展。

东路至:泗阳、淮安、洪泽、涟水、阜宁、灌南、灌云、盐城、东海、连云港。

西路至:安徽省泗县、灵璧、固镇、怀远、宿州、淮北、涡阳、蒙城、亳州及河南省永城、夏邑、商丘。

南路至:盱眙、六合、南京、如皋、海安、东台、大丰、兴化、建湖及安徽省来安、天长、滁州、嘉山、五河、凤阳、蚌埠。

北路至:宿迁、新沂、邳州、徐州、丰县、沛县及安徽省箫县、砀山及山东郯城、临沂、枣庄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泗州戏深深植根于淮北平原的情感沃土,且紧傍着生动、火热、温馨、恬适的农村生活景观,它不仅是泗州戏风采魅力的生命源泉,更是地方戏活力四射的审美根源。
掘、抢救、保护、传承泗州戏,对丰富皖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承现状

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演出亏损,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

传承人物

陈若梅,女,汉族,1964年生,安徽溪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宿州市申报。申报项目:泗州戏。

李宝琴,女,汉族,1933年生,江苏泗洪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蚌埠市申报。申报项目:泗州戏。

鹿士彬,男,汉族,1938年生,江苏徐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蚌埠市申报。申报项目:泗州戏。

保护措施

1952年,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安徽省文化局便指定三个较有基础的泗州戏民间职业剧团,作为进行重点整顿和辅导的剧团。同时配备一批业务干部,进行具体辅导工作: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整理,改编;对音乐、唱腔进行记录整理;废除了幕表制的说戏方法,建立了新的导演制;这对继承与发扬优秀戏曲艺术传统,澄清丑恶的舞台艺术形象,提高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都起到积极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1955年,宿县专区曾先后在宿县与怀远举办了泗州戏学员培训班。1967 年,安徽省艺术学校也开设了泗州戏班。上述培训班和学校先后培训了一批青年演员,为各泗州戏剧团输送了新鲜血液。

1956年至1958年间,在安徽省文化局的倡议下,蚌埠市和蚌埠专区文化局,组织一批专业人员,成立泗州戏传统剧目挖掘小组,进行挖掘、记录等抢救遗产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记录了大戏六十七出折戏及小戏八十出,小篇子二百多个。传统大戏,由安徽省文化局剧目工作研究室编入《安徽传统剧目汇编》。同时创作、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剧目和现代戏,这些剧目有的编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省卷》,有的编入《安徽戏曲选集》和《泗州戏优秀传统剧目选集》以及《优秀小戏丛书》出版;还有的拍成电影,如《拾棉花》。

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泗州戏,20101116日,泗县人民政府与宿州学院签订共建泗州戏学院"框架协议。泗州戏学院计划开设泗州戏本科班,培养表演专业(泗州戏方向)人才,2011年挂牌,2012年开始招生。



上一篇柳琴戏
下一篇商洛花鼓
文章分类: 非遗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