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柳琴戏是山东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也称“柳琴书””,清末产生于山东省临沂、枣庄一带,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 柳琴戏的来源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曲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并有多种花腔,谓之“拉魂腔”。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3,保护单位为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 历史渊源
柳琴戏形成的时间应该是清朝道光至咸丰年间,即1820年至1860年前后,距今两百年左右。 其艺术形式的源头和发源地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是山东的临沂说。据清朝乾隆二十五年编撰的《沂州府志》卷四中记载:”邑本水乡,村外之田辄目日湖。十岁九灾,所由来也。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初犹迫于饥寒,久而习为故事,携孥担橐,邀侣偕出,目日逃荒,恬不为怪。故兰郯之民几与凤阳游民同视,所宜劝禁以挽颓风。”根据这一记载,再加上一些老艺人的回忆和临沂历史曾流行柳子戏和肘鼓子、花鼓等与柳琴戏有渊源关系的说唱艺术等原因,许多专家学者,如上海艺术研究所的蒋星煜,山东省艺术研究所的李赵璧、纪根垠、临沂市戏剧创作研究室的张铁民、赵从月、苏桂林等先生认为,柳琴戏起源于山东临沂。
柳琴戏剧照 二是山东枣庄滕县的武氏兄弟说。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的完艺舟先生在其专著《泗州戏浅论》中说:“传说在一百多年之前, 山东滕县东门外,有一家姓武兄弟,他们擅长当地的‘锣鼓铳子’,其后他们嫌锣鼓铳子单调不好听,便改唱随心所欲的‘怡心调’。因武大和武二原是唱‘周姑子’出身的,所以群众都称他们武大周姑子、武二周姑子。其后武大和武二的门徒为了尊敬师傅,避叫他们的名讳,便把周姑子改称' 拉呼腔’(即拉魂腔)。” 三是山东滕县东郭镇苏楼村苏家班说。这一说法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比上述三种说法都晚了许多,而且也没有系统的论证文章,但是这一说法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原因是因为这一说法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证据锁链和比较客观、科学的逻辑推理之上。这一说法最早的主张者是枣庄市戏剧研究室的吕传诚先生。他因主持《枣庄文化艺术志》的编撰工作,在发掘文化艺术史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柳琴戏起源的线索,并在大量的、锲而不舍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柳琴戏起源山东滕县东郭镇苏楼村的说法。 四是苏北的海州说。据说在明末清初时,苏北海州等地的民间流行着两种曲调,一种是在收获的季节里,农民为了抒发喜悦之情,根据当地所流行的秧歌、号子,创造出一种叫“太平歌”的曲调。另一种是当地的猎户们在狩猎之余,根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并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叫“猎户腔”的曲调。后来,当地的三位民间音乐爱好者邱老、葛老和张老,把“太平歌”和“猎户腔”糅和到一起,并不断地加工润色,再把当地的民间传说编成易于演唱的故事,进行演唱,从而形成了“拉魂腔”。 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随着大量的柳琴戏班社的建立和柳琴戏伴奏手段的日益完善,柳琴戏艺术已全面进人了它的成熟期并开始登陆城市,逐渐走向繁荣。 清朝同治年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仅山东滕县和峄县境内的有名有姓的柳琴戏班社,就多达一百多个,至于那些由一家一户或两三个人组成的无名无姓的流浪戏班,几乎每个村都有三五个。那时候,在滕县和峄县的广大农村,到处飘荡着“拉魂腔”的旋律,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清末咸丰至光绪年间,柳琴戏就被流浪游食的艺人们带到了流布区域的各地,完成了它的流布区域的拓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的不同,柳琴戏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柳琴戏,原称拉魂腔、拉后腔、拉呼腔等。1953年,在徐州市柳琴剧团建团前夕,经有关领导和专家共同研究,决定根据其柳叶状的伴奏乐器,把它改称为柳琴戏。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可了这一名称,正式把它定名为柳琴戏。 文化特征 唱腔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是在花鼓、肘鼓子、四句腔、溜山腔、锣鼓冲子等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全部唱腔由基本腔色彩腔和民歌小调三部分组成。 基本腔是柳琴戏唱腔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柳琴戏唱腔的主体。它是由种种上句腔和下句腔在传统习惯和基本规律制约的前提下,再加上在下句腔后的“拉腔”较为自由地组合而成。在传统的柳琴戏唱腔中,虽然是同一种板式,同一段唱词,而不同的演员则有不同的唱法,甚至是同一演员、同一唱段,每次演唱的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柳琴戏的基本腔大多是不定型的,有些艺人之所以把柳琴戏又称之为随心调、怡心调,其原因就在于此。 色彩腔又分为相对独立、互不通用的男腔和女腔,它是柳琴戏唱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比较短小,一般只有一两句,多的也只有四五句,因而它不能独立存在,一般都是处于基本腔的开头和结尾或者是插嵌其间,用于调剂基本腔的节奏变化,或作为基本腔板式变化的过渡和基本腔起板前的情绪定势。色彩腔虽然比较短小,但却是柳琴戏唱腔中风格独特、旋律高亢,比基本腔更具歌唱性的唱腔,因而它的腔调婉转俏丽,高亢嘹亮。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以基本腔为主干和基础,以色彩腔为装饰。此外,它还吸收了流行区域内各地的民歌、小调,从而使柳琴戏的唱腔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使柳琴戏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 唱词 在柳琴戏形成初期,艺人们演唱的都是“篇子”,也就是描写人物情境和故事的唱段。在柳琴戏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其唱词格式也在模仿、吸收民间俚曲的基础上逐渐规范定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柳琴戏的唱词格式主要有“娃子”、“羊子”和“狗撵狗”等三种常见的格式。 脚色 柳琴戏的脚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在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行当中,小头即闺门旦,二头即青衣,二脚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头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脚即丑,毛腿子即花脸,奸白脸即白面。 特技 柳琴戏的身段特技有“凤凰展翅”、“踩席头”、“蹉四步”、“门腋窝”、“压花场”、“顶碗"、“提灯影”、“鸭子扭”等。凤凰展翅是柳琴戏小头的表演身段,分单展翅、双展翅两种。单展翅用一把扇子,双展翅用两把扇子,脚走云步或小蹉步。手持纸扇抖动,上下翻滚,形似凤凰展翅。踩席头是柳琴戏勾脚身段,多用于饥寒交迫,以讨饭为生的乞丐头,此步法称“踩席头”。蹉四步是柳琴戏小头步法表演。脚掌着地,左脚向前蹉两下,右脚向后蹉两下,两脚交叉如是反复,故名“蹉四步”。门腋窝是柳琴戏的传统表演身段。形似门轴在轴腋窝中旋转,故名为“门腋窝”。压花场是柳琴戏早期的一种表演形式,也是该剧由地方民间歌舞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特表演手段,分单压和双压两种形式。 分布地区 柳琴戏主要的流布区域是苏、鲁、豫、皖接壤的黄淮海地区,即山东的济宁、枣庄、临沂,江苏的徐州、宿迁、淮安,安徽的蚌埠、宿州、淮北、滁州以及河南商丘与山东、安徽接壤的永城、夏邑和虞城几个县(市)。习惯上把它分为东、北、中、南、西五路,其区域大致为: 东路:山东的临沂、苍山、郯城和江苏的海州、新沂、淮安等地。 北路:山东的济宁、滕县、邹县、微山和峄县等地。 中路:江苏的徐州、铜山、邳县、睢宁、泗洪、宿迁等地。 南路:安徽的淮北、宿县、灵璧、泗县、蚌埠、五河、凤阳、明光、滁州等地。 代表剧目 北路:《拦马》《打干棒》《老少换》《大花园》《王定保借当》《捆被套》《郭大姐算卦》《王二姐思夫》等。 中路:铜台会》《王华登基》《大上寿》等。 南路:《三蜷寒桥》《绣鞋记》《琵琶记》《四告》等。 西路:《莲花庵》《东回龙》《西回龙》《薛仁贵和柳迎春》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作为优秀地方戏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戏,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因此, 其所体现出的价值并非仅仅是地方戏曲史层面的,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依据。从柳琴戏的唱腔发展情况来看,其最早遵循着对花鼓调的模仿与演绎方式,传承至今形成了独特的板腔体,可以说,对这一唱腔演变过程的研究,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柳琴戏的表演具有粗犷、热烈、朴实健康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生活小戏,这种特点尤为突出。柳琴戏唱腔婉转悠扬,动人心弦,而且包涵诸多古声古韵,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传承人物 国家级:王传玲,张金兰,朱树龙, 保护措施 1976年12月18日,临沂行署文化处举办文艺班,开设柳琴专业。1980年8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该班为基础,正式成立了临沂艺术学校。 1982年7月,枣庄市台儿庄区文化馆举办了柳琴戏学员培训班,共招收学员40名,其中演员30名,乐队10名。学员多为初中、高中毕业生和部分艺人子弟,教师有李敬爱、马兰侠等。培训班结束后,大部分学员被分配到台儿庄区柳琴剧团。 1985年12月,经滕县人民政府批准,滕县文化局开始筹建滕县戏曲专业学校,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学校于1986年3月正式开学。学校分设柳琴戏表演和器乐伴奏两个专业,除了戏曲基本功外,还开设文化、音乐和戏曲常识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到滕州市柳琴剧团。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徐州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枣庄市艺术剧院)获得“柳琴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6月30日,临沂大学、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吕剧院)申报的” 吕剧、柳琴戏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名单。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4年,山东省临沂柳琴剧团创排的《闹书房》在山东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荣获演员一等奖。 1954年,江苏省柳琴剧团的传统戏《喝面叶》、《拦马》、《芈建游宫》等戏,在上海“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剧本奖、演员一、二等奖。 1956年,山东省临沂柳琴剧团创排的《休丁香》在山东省戏曲观摩会演中荣获演员一等奖,获得金质奖章一枚。 1957年,江苏省柳琴剧团改编演出的《状元打更》在“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创作、演员一、二等奖。 1979年,江苏省柳琴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小燕和大燕》晋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文化部“创作、演出二等奖”。 2002年,江苏省柳琴剧团改编创作演出的柳琴、泗州传统折子戏《走娘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获演员一等奖。 2003年,江苏省柳琴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枣花》在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中获“优秀剧目奖”,入围江苏省2003—2004年度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并获“提名奖”。 2005年,江苏省柳琴剧团青年演员王晓红获得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王祥卧鱼》在中国柳琴戏剧节中举斩获13项大奖;次年获“五个一精品工程奖”;6月受文化部邀请,参加迎奥运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 2009年,山东省临沂柳琴剧团张金兰被命名为柳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现代柳琴戏《沂蒙情》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优秀剧目奖、 2015年,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员刘莉莉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员刘莉莉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奖”。 重要活动 1979 年3月,文化部又调柳琴戏《小燕和大燕》剧组赴广西前线,慰问参加对越进行自卫还击的作战部队,受到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1980 年,江苏电影制片厂将柳琴戏《小燕和大燕》摄制成彩色戏曲片。 1982年,由江苏电视台摄制的柳琴戏电视剧(外景片)《炉匠招婿》,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受到欢迎。 |